解决养老金“双轨制” 亟须消除隐形障碍
“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%。”全国两会上传出消息,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实现“九连涨”。然而,代表委员更关注的是如何改变长期存在于养老双轨制中的不公。一项调查显示,97%的网民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幅度非常不满意,实现“养老公平”已成为必须解答的社会课题。
“改革养老金双轨制,不能再拖下去了!”全国人大代表刘翔浩认为,养老金双轨制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。
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《社会保障绿皮书》和《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》也证实了这一看法。在被调查者中,75.4%的职工养老金低于2000元,92.3%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。其中,在2011年8月,被访者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,最高为1万元,相差50倍。
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认为,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,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,且公务员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,“显然有失公平”。
在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感受更加明显。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学告诉记者,一位拥有40多年工龄、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级人才,退休后养老金却是他在政府机关退休的大学同学的四分之一。
全国政协委员张泽熙则认为,尽管国务院连续9年给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,但由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基数远低于机关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数水平,因此,同比例增长养老金,企业退休职工依然跟不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增长幅度,绝对值之间的差异不是缩小了,而是增大了。
“养老并轨喊了那么多年,也搞了5个试点,可总体进展缓慢,为什么?”全国政协委员李志军指出,养老双轨制的根源还是在于行政体制中的“隐形障碍”——政府机关既是退休养老金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受影响者。因此,只有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有所突破,实现政事彻底分开,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,养老金“双轨制”才能从根本上破解。
“养老金双轨制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,改革势在必行。”李志军委员表示,事业单位改革牵涉面非常广,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。据了解,目前我国约有126万个事业单位,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约4000万名(含退休职工),规模庞大,“这部分职工的权益也应该保护。”
许多代表委员表示,改革养老金双轨制不是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拉下去,而是将企业职工养老金提上来。
对此,张泽熙委员建议,加快制订到2020年为止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接轨计划,提出具体改革目标、时间进度和主要举措,尽快落实责任,确保养老体制改革在规划期内取得重大突破。